疫情中,化學家會選服中藥嗎?

化學系客座副教授陳浩懷教授告訴我們中藥在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所起的作用。

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客座副教授陳浩懷教授

以往中藥有時會給人迷信的印象,但現代的科學研究卻一步一步證明了中藥材中真的含有具治療作用的化學成分。現代不少的藥物都源自植物提取出來的化學物質。例如,可待因(codeine)原來是從罌粟屬植物中的鹼性成分,經研發後,現在成為很多咳水中的鎮咳活性成分。

2020年2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表示,將中藥方劑「肺炎1號方」(清肺排毒湯)列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診療方案。經過臨床試用,證實對輕症病患的療效不錯。肺炎1號方的組合成分包括金銀花(Lonicera Japonica)、連翹(Forsythia Suspensa)等十多種傳統中藥材。

其中的金銀花原本就是很有名的抗病毒藥材,大眾普遍認為可以提升免疫力、抗病毒,有助於保健。因此市面上不少涼茶中都含有金銀花。在化學家眼中,金銀花含有不少化學成分,其中一種酸性成分就是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科學家經研究後發現了綠原酸對甲型流感病毒的抗病毒活性原理。分布於流感病毒外膜上有一種蛋白,叫神經氨酸酶(neuraminidase),它可以協助成熟流感病毒脫離宿主細胞,然後感染新的細胞,在流感病毒的生命周期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而由於綠原酸能對神經氨酸酶有抑製作用,於是能抵抗病毒1。另外,研究亦發現綠原酸能夠顯著增加細菌外膜和質膜的通透性,導致屏障功能的喪失,並引起細菌細胞質的洩漏,達致抗菌作用2。

至於連翹則是比較不常用的藥,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最近有研究發現連翹內含的其中之一弱酸性成分連翹酯苷A(forsythiaside A)帶有抗流感病毒的功能。連翹酯苷A能有助干擾病毒從受感染細胞離開,達到抑制流感病毒繁殖和擴散的功效,減低發病機會3。

中藥材的化學研究除了有助發現其有效成分和制定提取技術之外,亦可促進傳統中藥現代化。現代流行的中藥沖劑的製藥過程,除了須制定嚴格的品質控制標準外,亦要格外留神每個生產環節中各種藥材的活性成分含量。例如,我們要有高效準確的化學分析方法,確保中藥沖劑中的活性成分(如抗病毒或抗菌成分綠原酸和連翹酯苷 A)達致有效濃度,避免在生產過程中流失或化學分解。務求最終生產出來的中藥產品均為安全、有效、標準化和容易吸收等。

在化學家眼中,中藥或許未嘗不是一個選擇。但無論中醫或西醫,若不幸染病,我們還是應該及早求醫以免耽誤治療。

參考資料

1. Y. Ding et al, Antiviral activity of chlorogenic acid against influenza A (H1N1/H3N2) virus and its inhibition of neuraminidase, Sci. Rep. 2017, 7, 45723.

2. Z. Lou et al,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J. Food. Sci. 2011, 76(6), M398-403.

3. A.H. Law, et al. Antiviral effect of forsythoside A from 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 fruit against influenza A virus through reduction of viral M1 protein. J. Ethnopharmacol. 2017, 209, 236-247.

你可能有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