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火尤物」?

化學系陳浩懷博士提醒大家,氫氣球也可能將生日派對變成噩夢。

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陳浩懷博士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一宗氫氣球爆炸意外,泰國一名生日女孩在家開生日派對,房間佈置了多個氫氣球,結果一吹蠟燭時發生爆炸,整個客廳成為一大火球,眾人慌忙走避,事主最後嚴重燒傷,幸好生命無大礙。

這宗旁觀者觸目驚心的意外,正好道出基本化學知識對人類日常生活的重要性。當氫氣和氧氣在空氣中混合時,他們並不會引起爆炸;要引起化學作用,需要一個激發,否則氫和氧一起數百年也不會即時發生猛烈的反應。在意外裡,蠟燭的火焰就是這引發劑(一般人在家中切勿模仿),引發氣體爆炸造成悲劇。

火焰之所以能成為引發劑,與火焰的化學成分不無關係。在任何火花或火焰之中,都含有無數納米大小的,稱為自由基的化學成分(譬如氫自由基)。這些含有奇數電子數目的成分,就能成為氫氣和氧氣之間化學反應中的引發劑;當我們燃點蠟燭時,化學反應即開始生成水分子及大量熱量,這些熱量又足以再催生更多自由基,結果連鎖反應一發不可收拾,能在瞬間就完成整個化學反應。

因此,我們在氫氣球的附近,千萬不可以點火,以免發生危險。其實,人們常用的噴髮膠或定型水裡,亦有大量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如大家赴約參加生日派對時,這些髪型產品中的這些化合物揮發到空氣之中,若果通風不良VOC就會積聚室內和空氣形成易燃混合物,一旦遇到如蠟燭等火源就會有發生點燃的風險。試問誰會希望自己真的變成「惹火尤物」?

你可能有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