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車輛:指日可待,還是紙上談兵?
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助理教授劉明認為無人車在不久的將來有望成真。
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助理教授劉明
近年,機械人和人工智能界最關注的焦點莫過於自動駕駛車輛。各種最新技術迅速湧現,如飛行無人機、水底無人機、無人駕駛貨車,以至正進行實地路試的全自動駕駛載客車。這些發展似乎有望在短期內引領我們邁進全自動的未來。
不過,這到底是指日可待,還是紙上談兵?我們首先要了解自動駕駛車輛背後的科技,及其面臨的困難。
4G 網絡是實現自動駕駛功能的關鍵。自動駕駛技術背後的主要元素如車輛、道路智能情報,以及車輛和道路上的傳感器和攝像機等輔助系統都需要 4G 網絡來運作。車輛必須識別和區分道路上的物體(例如人類),並且具備自行決定的能力,包括到達目的地的最佳路線,以及如何到達目的地。許多政府和企業都認同這種混合系統是未來的趨勢所在,但事實上,社會還沒有充足的基礎設施來支持這種技術。此外,公眾的接受程度亦是挑戰之一,自動駕駛車輛仍然存在安全隱憂,而且制定新的駕駛法例、以及公眾適應自動駕駛車輛於路面行走亦需時。
自動駕駛載客車輛看似遙遙無期,但另一邊廂,自動駕駛貨車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發展。其體積可比載客車輛細小,而且所需的系統相對沒那麼繁瑣,技術簡單,在低車速的狹窄環境中,亦易於調整和控制車輛。事實上,中國正面對實現貨車自動化的迫切需求,大陸每日有 120 萬名工人為公眾提供貨運服務,隨著經濟增長,這些勞動人口只會持續減少。科技巨頭公司已預計第一部示範車將在兩年內面世,於其後五年內正式投產並非空想。
或許,當你下次開門收取快遞時,可能會見到一輛自動駕駛車輛在搬運重物呢。
刊於2018年9月12日《The Stand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