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 邁向可持續發展未來

公共政策學部副主任穆綺蘭教授敦促香港在商業及消費行為方面推行成本相對較低、更易適應的改變,從而過渡成為一個更清潔的社會。

香港科技大學公共政策學部副主任穆綺蘭教授

近日英國各地出現反滅絕運動,就氣候危機、物種減少,以及社會與生態崩潰的存在風險提出抗議,並促請政府推行政策措施,務求於 2025 年前能達至淨零碳足印,這是各國領導人於 2015 年在聯合國協定的 17 項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之一 。

要達成這些目標,除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外,還需要作多方面努力。為了讓我們及後代均可享有優質的生活水平,可持續發展必須在環境、社會及經濟需要之間取得平衡。為達致這 17 項目標,英國等多個國家已推行多項目標為本的措施,並透過自願國家審查以評估措施的成效

在環球設計、工程及管理顧問公司 Arcadis 所發表的《全球可持續城市指數 (Sustainable Cities Index)》中,香港於 2018 年全球排名第九,較 2015 年全球排名第八有所下降,亦較新加坡落後五位。要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得更好,香港需要認清問題所在。

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須講求長遠的考慮和規劃,更要以未來世代數十載(或更多)的福祉為依歸,這將會為著重眼前最大利益的本港企業帶來重重挑戰。如果我們的規劃和構想僅限於一季或一年的發展,將無法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社會上越來越多人明白到在氣候變化適應和減緩工作上無可避免要投放資源,但這方面若取得成效,將可望帶來不少裨益。

第二個挑戰在於本港如何看待可持續發展。香港有不少人認為任何與環保有關的做法都會令成本增加,變相削弱利潤。然而,他們察覺不到在業務上引入持續發展措施可帶來創新良機,最終不但有助提升效率及節省成本,亦有很大機會從中發展出嶄新的營運模式,為目前及長遠發展帶來重要的策略優勢。

我早前與其他學者合著的研究曾指出,要在城市中成功推行可持續消費及生產,必須經過深層的制度改變及變革。在城市規劃的過程中,往往不會考慮到如消費者組織、零售商及超級市場等非傳統的持份者。但如果要推廣更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消費行為,讓這些非傳統持份者能夠參與其中十分重要。這需通過不同層面的改變例如社會規範、正式及非正式規則、法例、政策及管治制度,各方通力合作,方能成事

對於香港經濟能否成功轉型至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我本人對此感到樂觀。香港確實擁有強大的力量,以支持可持續創新的企業和社區項目。我們可先從小做起,與社區組織一起,實行可持續的生活模式。本港的經濟一向以金融、物流及零售服務為主。透過在商業及消費行為方面推行成本相對較低、更易適應的改變,香港可過渡成為一個更清潔的社會。香港可成爲典範,致力孕育科技發展與開創計劃,推動社會大規模改變。

文章於2019年7月31日刊登於《英文虎報》。

 

你可能有興趣的